第23章 初定价-《农家长姐通古今,来回横跳致富勤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成在门口挂了灯笼,不能说有多明亮,可至少能让门口那一块有亮光。

    不敢让杨年喜也出去疯玩,就让她在床上坐着玩。

    小丫头也听话,不吵不闹的,就自己在那摆弄几块木头块。

    那是张成给家里的孩子做的玩具,真算不上好玩,可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极其少有的玩具了。

    张家夫妻俩和杨杏儿姐弟俩围坐在吃饭的桌子旁边。

    此时杨水生带来的筐也被拿过来了,里面的东西一一摆放在了桌子上。

    杨杏儿先给张家夫妻俩介绍了火柴的使用方法,又将精盐打开了袋子,倒出来了一些让张成看。

    哪怕不是第一次看到那洁白细腻的精盐,李花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叹。

    这盐是真的细,也是真的白,真不知道这样的盐做出来的菜得是个啥味儿。

    张成和上午的李花相比,反应倒是镇定不少,可也只是相比之下的镇定,实际上的心情已经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惊涛骇浪来形容了。

    沉默良久,张成这才低声道:“大姐儿,水生,叔不问你们这些东西到底是哪里弄来的,但有一点,这盐是绝对不可能换成银钱的。”

    “是,叔,我们懂。”

    杨杏儿点点头,并不意外对方会这么说:“我们就寻思着能换点东西也是可以的。至于旁的,您看看能换成银钱不?”

    也不可能全都以物换物,那样他们家还怎么还债?

    张成点点头:“其他的没啥问题。具体的价格我刚刚也和你们说过了,不过野菜啥的不值钱,估摸着全家出去挖野菜也换不来多少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叔,婶子,我是这样想的。十斤新鲜的野菜换一两盐,新鲜的木耳也可以这样换。要是谁家有灵芝、人参这样金贵的玩意儿,到时候就再另外议价。”

    杨杏儿将自己想到的兑换方式一一说明。

    “除了小米外,我还能弄到白米和面粉,都是精米精面,野菜和鲜木耳,就按照五斤换一斤的方式来换。”

    “要是咱们村里人有法子联系外面的人来换,这个价钱就再多一成或者两成,你们看可行得通?”

    对于村里人,杨杏儿心存感激,所以也愿意让村里人能够有个赚点油水的机会。

    张成惊讶的看着杨杏儿:“大姐儿,你真这样想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杨杏儿笑着点点头:“村里人帮衬了不少我家了,咱们也不能做那不知道感恩的人,叔,你说是不?”

    “倒也是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